到現在還是不太了解,為什麼有些創作一定要端出脫光光的肉體才能詮釋呢? 雖然十分困惑但整體而言還是樂於欣賞的。拜託買一送一耶!好看喔!雀躍喔!
我討厭不看白不看的邪惡假道學氣氛,所以我討厭自己,因為到頭來真的很難不先確認一下各種性徵,有時候評比過頭或太有討論價值(這要看跟誰一起,慎選阿),整個心思還有可能完全回不去"我熱愛鑑賞藝術"這檔事。
BTW某天在捷運上,隨性了翻越著三月份兩廳院節目簡介,雲門舞集2010年的新舞目
"聽河"搶眼的DM上出現了兩半男屁股,隱隱約約的某個角落,居然remark著『男舞者全裸畫面,只是象徵赤裸的靈魂,若有觀眾只是為看光屁股來,「就不要來」。』馬的!誰阿!我完全同意林懷民大師。
我的紐約,讓我想到了即將面對的culture shock in Australia! 有時候我們是不服輸的孩子,我們要持續的柔軟一點,持續的柔軟一點。

[2002年,911事件發生後的第七個月,張洹於惠特尼雙年展Whitney Biennial,作品名稱:我的紐約]
[身穿一件生牛肉組成的血紅肉衣,張洹本人以肌肉男的姿態行走在紐約街頭,沿途將籠中的白鴿(代表自由嗎?)分送給沿街的民眾攤販放生,以影片和照片紀錄]
[許多東西看上去很強大其實,但其實極端的脆弱]
[
當代藝術館--阿彌陀佛,張洹個展]